黑熊論壇  Enduro LIFE! 2005-2023.
你好 : »
訪客:  註冊 | 登入 | 會員列表 | 統計 | My日記本 | 幫助
 

作者:
標題: 林道車入門選購術 上一主題 | 下一主題
藍色啤酒海 MY日記本
版主

會心橋


積分 1120
發表 750
現金 10593
存款 500000
註冊 2005-5-28
來自 輔導室
狀態 已離線
#1  林道車入門選購術

轉自網路精品好文:

林道車入門選購術

自WTO開放重型機車進口以來,咱們的政府袍澤大開,馬上便無限制地開放重型機車的進口,只不過,把戲可以說是人人都會玩,嚴格的廢氣、油耗規定以及令騎士大喊吃不消的稅金,阻礙了許多壯志豪情勇士向前衝刺的心願。
而受到很大衝擊的,除了一些道路上的馬力怪獸之外,就是這些玩林道的同好們,因為林道車受限於齒比以及性能設定,致使許多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美車無法大搖大擺的合法上路,使得林道車族群始終無法配合休閒運動推廣…。
林道車為何物?
喜歡騎機車的朋友,是不是有很多遺憾,因為當你騎到一個很美的風景區時,總是因為路況稍差,機車無法再前進,人的天性〝懶〞又讓你懶得走而在心中留下許多遺憾呢?
「林道車」能幫你完成夢想,征服高山、越過小溪,享受麻雀停留在肩膀上,鼻孔吸進最自然負離子空氣的享受!
當然,這得先認識一下林道車是什麼玩意兒才行吧!
何謂〝林道〞車?
〝林道〞是專用公路之一種,為林業經營長期使用之道路,係專用公路管理規則第二條所稱之「專用公路」,亦為公路法第二條第六款所指各公私事業機構興建,專供其本身運輸之路。
林道之由來:
林業經營管理機關為林業經營需要而開闢之道路,即稱為林道,其目的為提供森林育樂、造林、林地管理、保林、防火及救災等工作之使用。
所以說〝林道車〞就是走行於林業無舖裝道路的機車嗎?答對了!其實林道車是越野機車的一種,但是也不盡完全相同,大體上,越野機車可以粗分為四種…
1. 純種競賽車
專門為國際越野賽事所設計的越野機車,馬力頗大,以往幾乎都是二行程機種,不過現在新型四行程機種有漸漸取代的趨勢,車重一般鮮少超過110公斤,是越野機車選手比賽用,速度快、懸吊佳;缺點是耗油、故障率高,燃料箱容量小,不適合長距離騎乘。
代表作:YAMAHA YZ450F,最新的四行程競賽機車,僅426cc單汽缸引擎可輸出六十匹馬力,相當驚人。
規格表
引擎型式 水冷四行程DOHC5氣門單汽缸
總排氣量 449cc
內徑x 行程 95x63.4mm
壓縮比 12.5:1
最大馬力 60ps/9000rpm
最大扭力 5.4Kg-m/6500rpm
油箱容量 7公升
(長x寬x高) 2.171,x827x1,303mm
軸距 1,485mm
座墊高 995mm
最低離地上高 371mm
車重 100kg
2. 街爬/林道車
街爬/林道車,是一般我們常見之車種,例如功學社老DT125、哈特佛VR150/200、光陽的STRIKER150等,日本車則如:YAMAHA SERROW、HONDA XR、KAWASAKI KX等…
這些越野機車具備了基本的越野能力,且加裝了安全部品,夜間走行用燈光一應俱全,可以說是很實用的車種,油耗上也比較能令人接受,是一般林道車友比較常騎乘的機種。
代表車種:HONDA XR250
引擎型式 空冷四行程4氣門 SOHC單汽缸
總排氣量 249cc
最大馬力 28ps/8000rpm
最大扭力 2.55kg-m/7000rpm
(長x寬x高) 2,140 x 820 x 1,195mm
軸距 1,420mm
座墊高 870mm
車重 116kg
3. 長途耐力車
長途耐力車,就字面上的意思,我們可以知道它一定不是一台小排氣量的機車,是的,這種長途耐力車,排氣量多半在400cc以上,並且在跨洲跨國的比賽中常常可以發現它的芳蹤,如有名的巴黎-達卡耐力賽,選手騎乘750cc耐力機車,以時速160km狂奔在黃砂滾滾的沙漠中,車體較重、續航力長,扭力大是它的特徵。
代表車種:HONDA XRV750
引擎型式 水冷四行程8氣門 SOHC 52° V形雙汽缸
總排氣量 742cc
內徑x 行程 81 x72mm
壓縮比 9 : 1
最大馬力 60ps/7500rpm
最大扭力 6.07kg-m/5000rpm
油箱容量 23公升
(長x寬x高) 2,315 x 905 x 1,430mm
軸距 1,565mm
座墊高 860mm
最低離地上高 215mm
車重 205kg
越野速克達
好了,經過這一番簡介之後,相信讀者對林道機車已經開始產生一點興趣了,不過,可別拿你每天上下班的速克達來越野喔!
雖然也有人將速克達機車改裝成適合越野用,但筆者認為速克達畢竟是速克達,直徑小的輪胎和過低的車身都不適宜用來爬山涉水,為什麼?請看我們的專業分析:
1. 速克達機車因為採用自動變速系統,無法控制離合器、位置低容易進水打滑,致使許多惡劣路況無法克服。
2. 速克達機車引擎位置很低,空氣濾清器、排氣管容易進水,因此無法涉水。
3. 速克達機車輪胎直徑太小,容易卡在亂石堆中。
使用越野型的速克達機車(如:PMX、HOT、BW`S、TOP BOY等)並加以改裝,或許可以克服一般程度或是市區的崎嶇道路,但是等到騎士的騎乘水準到達一定程度,或是想要更進一步的進入鄉間時,速克達的缺點將變成您牽車走完全程的重點,所以說如果您想要從事長久的林道活動,還是多花點錢買一台林道專用車吧!
對於剛入門的車友們,筆者建議選購價格便宜、零件多的日系林道車,等到玩出心得了以後,可以考慮購買歐美的大型耐力林道車來玩,不過荷包可是要很厚的呦!
越野速克達固然便宜方便,但卻有無法征服所有地形的缺憾
另外,當您覺得所欲騎乘的林道與家距離相當遠,不想騎車長途跋涉公路時,也可利用貨車運送至目的地再將林道車卸下開始騎乘,非常方便,一般3.5噸的卡車可以載3~4台250cc左右的林道車。
簡單保養
身為一位林道越野機車騎士,具備簡單維修保養機能是必須的,因為林道機車不同於一般機車的使用環境,常常會因為各種不同的路況及車況,而導致騎士被困在山中的情形,因此平時做好基本的保養才是上上之策。
【火星塞】
火星塞,一如發動機中最重要的零件,沒有它,引擎可是動不了,火星塞的功用就是點燃混合氣,爆發產生動力。
林道車的火星塞會因為長時間持續的高負荷、低轉速騎乘狀態而產生大量積碳,此時就必須要使用銅刷或是鋼刷輕輕刷除,並依照維修手冊上之標準間隙值調整,可至五金行購買《厚薄規》量測,無維修手冊對照時,則以0.7mm為基準。
火星塞在二行程林道車上的壽命一般平均約3000~5000公里,四行程則約8000~10000公里,使用里程超過標準就容易出問題;另外,引擎大修過,火星塞最好一並更換。
現在市面上販賣的銥合金火星塞,壽命較一般的火星塞長久,且不易積污的特性可以減少火星塞絕緣不良的機會,但銥合金火星塞用在二行程林道車上則評價不高。
TIPS:火星塞記住千萬不可猛力鎖緊,否則汽缸蓋將會損壞,火星塞帽蓋應注意有無鬆脫情形,火星塞燃燒顏色需注意判斷。
【機油】
林道車用的機油,在四行程機車越來越普遍的情況下,便顯得益趨重要了,目前美國石油學會最高等級為API:SL等級,幾乎新推出的高檔機油都能符合這個要求,為了確保林道機車的濕式離合器不會打滑失去動力,建議選購標示有MA規格或是MB規格的機油較為安心,進口、國產可以多加比較,應該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一瓶好油。
須注意的是林道車常常在高負荷狀態下運轉,換機油時一並將新機油濾芯換上,以免油芯雜質過多,影響機油壓力,導致潤滑不足。加入新機油時,一定要一邊檢查油尺或是檢視窗的機油量,過多或是過少都會嚴重影響引擎性能。
TIPS:千萬不能使用廉價的機油,記住〝保養勝於維修〞
【輪胎】
如果引擎沒有問題,林道車最重要的當然是輪胎了!
因為不論林道車再強、馬力再大、再會跑,輪胎不聽話或是破胎,那一切都玩完了!林道車的輪胎規格眾多,有適應各種不同路況用的輪胎,台灣林道最適合的輪胎並不是純種競賽胎,選購前,最好考慮清楚您常跑的路線是哪一條?適合哪一種輪胎,不要一味追求高抓地力。
一般保養檢查不外乎:
1. 觀察胎面是否有異物刺穿輪胎
2. 輪胎是否龜裂?
3. 胎壓是否符合標準值?(日系林道車通常會將胎壓標準貼在鏈條蓋上或是搖臂上)
TIPS:內胎氣嘴固定螺絲記得仔細檢查,以免內胎鬆動拉扯破裂
【鏈條】
林道車幾乎都採用鏈條傳動做為傳達引擎動力的媒介,在科技的日新月異,耐髒耐水的油封鏈條不斷改進,而使保養鏈條的次數減少,林道車的鏈條除了要定期的上油之外,出遊回來,鏈條一定要用柴油清洗乾淨,並重新上專用的鏈條油,才能避免齒盤與鏈條的過度磨損,絕對不要使用WD40等防銹潤滑油清洗,會導致鏈條中的O-RING損壞,不可不慎!
TIPS:洗完車記得鏈條需重新上油,鏈條間隙不宜太大,約上下30~40mm
【散熱器】
在林道中奔馳的林道機車,不管是空氣冷卻的引擎,還是液體冷卻的引擎,散熱器或多或少都會沾上不少泥巴,這些頑固的東西,一但被引擎的熱接觸到,便會硬化而難以清洗,變成引擎過熱的原因之一,因此平時就應當把散熱器清洗乾淨,以免在深山裡引擎過熱縮缸。
TIPS:水冷車平時保養須注意冷卻水液面是否符合規定值
【拉桿】
也許有讀者會問〝拉桿要保養什麼?〞
林道車的拉桿一般都是以鋁粉末冶金而成,雖然具備輕量化的特質,但是因為材質本身比較軟,所以磨損比較快,在林道中騎乘,很容易被沙子、泥土,以及雨林中的露水、溪中的河水,將拉桿活動關節處之潤滑油脂洗掉,而導致拉桿的磨損,因此,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將拉桿活動關節處清洗乾淨,並且脫脂,然後再重新塗抹具備乾燥潤滑性質的二硫化鉬油脂,活動鋼索的部分則可以用鋼索壓力潤滑器,以壓力罐裝潤滑劑注入,以達到充分的潤滑效果。
林道機車因為騎乘在崎嶇不平的路面,轉倒或是被大樹等絆倒是常有的事,因此拉桿不能鎖得太緊,鎖到手用力推可以移動就好,可以避免轉倒時拉桿斷裂。
調整方式則是坐在椅墊上,雙手自然放在把手上,手指頭輕鬆放在拉桿上,背脊以最輕鬆的方式坐直(似〝貓背〞狀),就是最佳的調整狀態了,可確保在任何路況下都能自由地運用拉桿。
TIPS:市面上有推出防斷拉桿,有充足預算可以考慮。須注意拉桿鋼索是否碇線
【大燈】
林道車的大燈通常瓦數不高(耐力車、部分改裝機車除外),但對於常常走行在陰暗山間小路的林道車來說,卻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利器,而且有時候遇到一些野生動物時(如熊…),還能發揮驅趕、嚇阻的效果。
平時須注意燈殼是否因為高熱而霧化、老化,導致燈泡光線無法順利投射至地面,燈泡規格最好確認一下,平時多買幾種不同K數的燈泡,以利在各種路況中順利前進,遠、近光燈泡是否燒毀等。
TIPS:有電瓶的車種最好連電瓶一並檢查,大燈開關需以接點潤滑劑保養



追風的奧妙之處在於原廠爆發力與速度可以狂勝群雄,又可以裝古董車在路邊 龜爬隱藏殺機,就算被警察盯上也告不了你
2007-3-2 05:35 PM
查看資料  發送郵件  瀏覽個人網站  發個人訊息   編輯文章  引用回覆
avk382
銀牌會員

出遊貼圖區版主


積分 2040
發表 2070
現金 97
存款 12
註冊 2010-4-20
來自 淡水竹圍
狀態 已離線
#2  

實用的好文
看完後趕緊把內胎氣嘴固定螺絲仔細檢查了一遍

2012-10-30 08:40 PM
查看資料  發送郵件  瀏覽個人網站  發個人訊息   編輯文章  引用回覆
CUV-978
版主

小咖


積分 5030
發表 4991
現金 5690
存款 100000
註冊 2008-3-5
來自 地球
狀態 已離線
#3  嗯~果然是高手高手高高手~

這篇比起我那個「另闢專文討論」嘴砲文
真是來得優雅、清楚、扼要又中肯
應該敗哪一部
簡直「呼之欲出」了嘛!



2輪的領空,屬於MX!
2012-10-30 08:55 PM
查看資料  瀏覽個人網站  發個人訊息   編輯文章  引用回覆
sam671210
黑熊車友





積分 325
發表 260
現金 387
存款 0
註冊 2013-7-6
狀態 已離線
#4  

真的相當實用~~~
選了DT作為入門~~~應該是很明智的選擇!!

2013-9-1 09:38 PM
查看資料  發送郵件  發個人訊息   編輯文章  引用回覆
bluefairy MY日記本
管理員

站長


積分 7870
發表 7400
現金 18525
存款 2000000
註冊 2005-5-28
來自 DT 同業公會觀音山分部
狀態 已離線
#5  



  Quote:
Originally posted by sam671210 at 2013-9-1 09:38 PM:
真的相當實用~~~
選了DT作為入門~~~應該是很明智的選擇!!

DT為國內最好的入門林道車種...一點也不為過....

一台好的入門林道車....是要考慮到許多因素的...

1.正牌: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有車載,再者無牌還要考慮到存放的問題.....
2.可靠:耐用可靠是最重要的....在林道探索時掛車....是比在道路上掛車....處理的難度高得多
3.車重:林道車若能控制在100公斤上下...在安全性與操控性都可以獲的很大的提升...
4.性能:馬力越大越好...扭力越大越好....國產150等級以下....DT125 20幾年來沒有對手...
5.維修:容易維修....零件充裕...維修資訊透明....DT除了零件有時需要花點心思....其他都OK
6.設計:DT125在80年代的台灣發售時....距離第一代DT1發售已經過20幾年..其中改善了多少設計
成熟度是無庸置疑的...(很多設計,當時是考慮到成本,故保留了些許的升級空間)
7.經濟:標準林道車血統,國產零件的價格.....
8.造型:歷經20幾年...外觀整好...依舊搶眼...
9.酷炫:一台整好的DT,無論在馬路上奔馳還是在林道裡撒野...都是目光焦點...
10改裝:要越野要滑胎都可以用自己的巧手來精工打造..DT保留非常大的改裝空間...



風吹心動..車動..人動.... 1973 TY一代目經典配色
2013-9-1 11:37 PM
查看資料  瀏覽個人網站  發個人訊息   編輯文章  引用回覆


可列印版本 | 推薦給朋友 | 訂閱主題 | 收藏主題



論壇換頁:  


網站生日 [ 聯繫我們 - 黑熊論壇 Enduro LIFE! 2005-2023.]
Powered by Discuz! 2.5 SP1 © 2001-2005 Comsenz Technology Ltd.
Processed in 0.082911 second(s), 8 queries